
《盐铁论》20句千古经典名句品读
1、富在术数,不在劳身;利在势居,不在力耕。
释义:
创造财富的关键在于方法和智慧,而不仅仅是靠单纯的体力劳动;
获取利益的关键在于对局势的把握和时机的选择,而不仅仅是靠简单的耕作。
品读:
这句话深刻揭示了财富与利益的本质。人们往往过分强调体力劳动和直接产出,却忽视了策略、智慧和时机的重要性。然而,真正的成功往往来自于深思熟虑的策略和敏锐的洞察力。无论是创业、投资还是其他领域,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,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,实现财富和利益的最大化。
2、治家非一宝,富国非一道。
释义:
治家不能靠一种财宝,治国不能靠一种方法。
品读:
这句话强调了多元化和创新的重要性。在治理家庭或国家时,不能局限于单一的手段或方法,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变,采用多种策略。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,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局面,实现家庭或国家的长治久安。
3、林中多疾风,富贵多谀言。
释义:
森林中常有狂风,富贵之人身边多有奉承之言。
品读:
这句话揭示了富贵之人身边常见的阿谀奉承现象。在权力、财富和地位的诱惑下,一些人往往失去了原则,变得虚伪和奉承。真正的智者应该保持清醒和警惕,不被这些表面的奉承所迷惑。只有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,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自我,实现真正的成功。
4、贱不害智,贫不妨行。
释义:
地位低微并不妨碍智慧,贫穷也不妨碍品行的修养。
品读:
这句话鼓励人们不要因为身份或经济地位而自卑。智慧、能力和品行与身份和财富无关,而是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和修养。无论处于何种境遇,都应该保持自信和勇气,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。
5、治大者不可以烦,烦则乱;治小者不可以怠,怠则废。
释义:
处理大事情时不可以过于复杂,复杂了就会出现错误;处理小事情不可以松懈随意,松懈随意就失去解决的意义。
品读:
这句话强调了治理大事与小事的不同策略。在处理大事时,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,不被复杂的局面所迷惑,而要抓住关键和本质。而在处理小事时,则需要细心和耐心,不能因为事情小就忽视它,否则可能会因为小失大。只有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变,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,实现治理的目标。
6、明者因时而变,知者随事而制。
释义:
聪明的人会根据时期的不同来改变自己的策略和方法,智慧的人会伴随着事物发展方向的不同来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。
品读:
这句话强调了适应变化和灵活应变的重要性。在快速变化的时代,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,以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。同时,还需要善于观察和思考,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来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方法。只有这样,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,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。
7、国有贤士而不用,非士之过,有国者之耻。
释义:
如果一个国家拥有贤良的人才却不去任用他们,这并不是贤士们的过错,而是那些掌握国家权力的统治者的耻辱。
品读:
这句话批评了统治者不重用贤才的现象。贤才是国家宝贵的财富,他们拥有卓越的才能和智慧,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做出重要贡献。然而,如果统治者不重用贤才,甚至打压他们,那么这不仅会浪费国家的人才资源,还会损害国家的形象和声誉。因此,统治者应该具备识人用人的能力,善于发现和任用贤才,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。
8、不以穷变节,不以贱易志。
释义:
不因为贫穷而改变一个人的气节,不因为地位或身份低下而改变一个人的志向。
品读:
这句话鼓励人们保持气节和志向的坚定。只要坚定信念、保持气节,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、实现目标。同时,应该尊重自己的身份和地位,不因为外界因素而轻易改变自己的志向和追求。
9、事辍者无功,耕怠者无获。
释义:
做事半途而废的人不会成功,耕作懈怠偷懒的人不会有收获。
品读:
这句话强调了坚持和勤奋的重要性。需要不断付出努力和汗水,才能取得成功和收获。应该学会坚持和勤奋,不断追求进步和提升。
10、有备则制人,无备则制于人。
释义:
有所准备就能控制别人,毫无准备就会被别人所控制。
品读:
这句话强调了准备和防范的重要性。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,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和准备,以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。能够提前做好准备,制定好策略和计划,就能够更好地控制局面和应对挑战。而如果毫无准备,就会被别人所控制和利用。
11、衣缺不补,则日以甚,防漏不塞,则日益滋。
释义:
衣服缺了不补,就会破得一天比一天厉害;堤防漏水不堵塞,漏洞就一天比一天大。
品读:
这句话通过比喻强调了及时修补漏洞和防范于未然的重要性。如果不及时解决问题和漏洞,就会让它们不断发展和扩大,最终造成更大的损失和危害。因此,应该学会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,不断修补漏洞和防范风险。
12、茂林之下无丰草,大块之间无美苗。
释义:
繁茂的树木下长不出丰美的草,没有深耕的土地长不出好庄稼。
品读:
这句话比喻了在强大的势力下,弱者会受到压制和侵害。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,强者往往会占据更多的资源和机会,而弱者则往往处于劣势地位。只要能够找到自己的优势和特点,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,就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,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。
13、善为人者能自为,善治人者能自治。
释义:
善于帮助别人的人,也善于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;善于管理别人的人,首先要善于管理自己。
品读:
这句话强调了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。在帮助他人和管理他人的过程中,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,以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。同时,也应该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,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,不断追求进步和成长。
14、为富不仁,为仁不富。
释义:
追求财富往往容易让人变得不仁慈,而追求仁慈往往不容易致富。
品读:
这句话揭示了财富和仁慈之间的矛盾。真正的成功并不仅仅取决于财富和地位,更取决于品德和行为。只有保持仁慈和善良,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,实现真正的成功和幸福。
15、世不患无法,而患无必行之法也。
释义:
社会不担心没有法律,而担心的是没有必然会被执行的法律。
品读:
这句话强调了法律执行的重要性。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。然而,如果法律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和落实,那么它就会变得形同虚设。因此,应该加强对法律的执行和监督力度,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。同时,也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,不违法乱纪、不损害他人的权益和利益。只有这样,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和谐、稳定、繁荣的社会环境。
16、欲影正者端其表,欲下廉者先之身。
释义:
影子是随着自己身体而变化的,要想影子正,那自己就先要站正;作为领导者,如果想要下属廉洁奉公,就首先要以身作则。
品读:
这句话强调了以身作则的重要性。作为领导者或榜样人物,行为和态度会对他人产生深远的影响。如果能够以身作则、严于律己、廉洁奉公,那么就能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和榜样作用,激励他人向善向好。
17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,医人之疾者怀人之忧。
释义:
乘坐别人的车的人要承担别人的风险,医治别人疾病的人要关心别人的忧虑。
品读:
这句话强调了接受他人帮助或为他人服务时所需承担的责任和关怀。当接受他人的帮助或搭乘他人的车辆时,不仅要心怀感激,还要意识到这可能带来的风险或责任,并准备好在必要时给予回报或支持。同样地,当为他人提供服务或治疗时,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帮助,而应该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忧虑,给予他们真正的关怀和支持。
18、明者远见于未萌,智者避危于无形。
释义:
明智的人在事情尚未发生之前就能预见其趋势,聪明的人能在危险尚未形成之时就避开它。
品读:
这句话强调了预见性和预防意识的重要性。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,就能够提前发现问题的苗头,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或减轻其影响。同时,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和防范意识,不断学习和提升应对能力。
19、道异则不相为谋,志不同则不相为友。
释义:
道路不同的人不能一起谋划,志向不同的人不能成为朋友。
品读:
这句话强调了志同道合的重要性。我们需要找到与自己有共同目标和价值观的人,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友谊和合作关系。应该学会识别和选择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,与他们共同追求梦想和目标。
20、善游者溺,善骑者堕,各以其所好,反自为祸。
释义:
善于游泳的人容易溺水,善于骑马的人容易摔下马,这是因为他们过于自信自己的技能,反而因此招来灾祸。
品读:
这句话提醒我们要保持谦逊和谨慎,不要因为自己的技能或经验而过于自信或骄傲。即使在某个领域有着出色的表现和技能,也应该时刻保持警觉和谨慎,避免因为过于自信而犯下错误或招来灾祸。同时,也应该学会反思和总结经验教训,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。